天美制作果冻视频

军训人物专访之二:军训基地教官

      【汇通社讯】8月22日,军训的第四天,依旧晴空万里。在几位教官的带领下,同学们迅速适应了军营的生活,也愈发训练有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的两位优秀的教官,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与他们的心声。
        记者首先采访了一区二排的排长余教官,余教官在此次军训中主要负责男生队列的训练。余教官17岁时听从父命入伍,从军12载,他早已将部队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想起刚入伍时的不情愿,余教官不禁有些感慨,他说:“当初离开家时,我认为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但没有想到自己很快就对部队产生了归属感,并爱上了‘军人’这个身份。”两年的义务兵生活结束后,余教官选择留队,继续肩负起军人的责任与使命。
       同学们眼中的余教官赏罚分明,为人正直严谨,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处处为他人着想,是同学们敬佩爱戴的好教官。余教官在训练时认真严肃、不苟言笑,但在生活中的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软心肠”。“余教官每次都是最后一个用餐,他还经常将自己的面包让给没有拿到的同学,这让我们非常感动。检查内务时,他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耐心地纠正我们的错误。”跟随余教官训练的同学如是说,眼中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之情。
图一:采访余教官
     紧接着,记者又采访了三区队六排的军体拳教官王教官。圆脸、爱笑、浓眉大眼,这位来自山东的教官少了几分东北硬汉给人的刻板印象,多了几分憨厚与热忱。“我姓王名成,父母望子成龙嘛,就取了这么个名。”听说要接受采访,王教官落落大方地介绍起自己来,“从军应该说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当时家里都觉得当兵挺有前途的,我自己也想好好干以此来回报父母。”谈起多年的从军经历,王教官感慨万千,他说他印象最深的还是训练之苦,正是这样的苦使他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也使他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迅速成长为一个纪律观念严明的军人,并恪守至今。说着说着王教官还不忘深情地补充一句:“当兵了就对家里多了一份牵挂。”想罢,这句简单的话应该道出了无数当兵人的心声。
图二:采访王教官
        军训期间,汇丰学子们积极参与的态度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两位教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教官对同学们的领悟力与综合素质赞不绝口,“比如说一班有个叫刘斯旸的女生,军体拳就打得特别好,学得快也放得开。”余教官则指出,同学们头脑灵活、活泼大方、朝气蓬勃。二排三班的陈昊冉同学最令他赞赏。余教官说:“这位同学不仅时刻以一个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训练中表现出色;还能够做到舍己为人,在负责分餐时将最后一个面包留给他人,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的团队意识和牺牲自我的宝贵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余教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加强体能训练、强健体魄,并能够将军训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和优良作风保持下去。

图叁:余教官指导队列训练
        谈到这次军训的筹备与组织工作,两位教官都对学院的周密安排与协调配合表示了肯定。王教官说能够在如此仓促的情况下出色地组织这次军训,这充分体现出汇丰商学院从容干练的优良作风。余教官也表示希望下一次军训时,学院能够与训练基地提前取得联系,共同规划日程,以便更加充分地利用训练基地的特色和优势。

图四:王教官指导军体拳训练
        教官们不仅是教授同学们队列动作与军体拳的良师,也是严于律己、肩负国家重任的军人代表。他们自强不息、崇尚荣誉、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同学,让同学们更加自信而笃定地面对未来。
                 (撰稿人:黎盈、姜怡朵    摄影:郑哲、李雅莹、谈威    编辑:王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