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制作果冻视频

【活动预告】李长声:从茶道看日本—— 北大汇丰MBA耦耕读书会第三期

活动时间:2016年6月17日 19:00-21:00
活动地点:北大汇丰423教室

主办单位:经济金融网  腾讯·大家  北大汇丰MBA项目
报名链接: 



    
主讲嘉宾:李长声 先生
旅日作家、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一九四九年生于长春,曾任《日本文学》杂志副主编。一九八八年自费东渡,一度专攻日本出版文化史。自励&濒诲辩耻辞;勤工观社会,博览着文章&谤诲辩耻辞;,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北京、上海、广东、台湾等地的报刊写随笔专栏,结集《樱下漫读》、《日知漫录》、《东游西话》、《四帖半闲话》、《浮世物语》、《东居闲话》等十余种。近译有藤泽周平着《隐剑孤影抄》《黄昏清兵卫》。

推荐书籍  :  


《长声闲话》从迄今发表的随笔作品中甄选佳作,依内容脉络全新编选而成。文集由五册构成,分别为:《美在青苔》《吃鱼歌》《系紧兜裆布》《阿蚕的长凳》《太宰治的脸》。完整、立体地展示了作者的随笔成就,其中所呈现的日本文化面貌也是丰富、多元的。     

《 美在青苔》
长声闲话之一册谈日本文化之“美”,但并非坊间已谈成俗套的“日本美”,而是多维的、甚至具有意外性的“日本之美”。  
《吃鱼歌》
长声闲话之一册,主要收入对于饮食、记游的文章。文人谈吃一向是好看的,仅举吃鱼一例,作者从《日本书纪》中就载有钓法的香鱼、谈到臭味绕梁的滋贺名产腌鲫鱼,再到鱼的吃法“脍与炙”,点明时下流行的日本料理不少是传自中国,乃至“说鱼解字”,通过象形的汉字指点中日鱼类的异同……堪称不遗余力、余味十足。  
  
《系紧兜裆布》
这一册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谈日本的精神与文化,前半部大致依时间顺序谈起。从“君从何处来”的史前、到有了“国号”、“年号”的时代,到“日之丸、君之代”,一路解读“单一民族是怎样炼成的”和“万世一系的尴尬”。从《古事记》到《源氏物语》、从遣唐使到镰仓大佛、一路谈到明治维新与大正浪漫。后半部或从空间贯穿着谈起,如“东与西”、“表与里”;或拈出国民性特征立论,如“缩小”、“夸张”、“道歉的习惯”、“揣着明白装糊涂”等等。至于“葬礼上的笑颜”、“吃骨灰”等篇,别辟蹊径指向日本文化的特异性。篇末立足当下,以“混浴的复兴”和“日语将消亡”作结。     
《阿蚕的长凳》
主要谈中日之间的文化渊源、文化比较。以《日本与日出》开篇,以《落日》作结,富起承转合之美,有渐入佳境之趣。从谈中日比较绕不开的“宏大主题”:万世一系、改朝换代、遣唐使、革命考,到更具文化专论性质的题目:汉字、假名、相扑、艺妓;到以人物统领的诸篇:诸葛亮、朱舜水、蜀山人、黄遵宪,再到以问设答的“为何无宦官”、“谁救了京都”、“临行喝妈什么酒”,到戏语惊人的“算算友谊账”、“作践武二郎”、“不做贼也心虚”等等……谈文化渊源则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谈文化比较则别出新裁、发人所未发。至于篇末收入一辑谈汉诗、俳句、川柳的文章,更是兼具诗家面目的作者独擅之长。  
《太宰治的脸》
长声闲话之一册,主要谈文学、作家及出版。作者早年曾主编《日本文学》杂志,对于文学与作家的内容犹如取自自家药笼。近年来日本文学译介日益增多,读者读其书,更希望知其人。前半部以作家为轴: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太宰治、坂口安吾、井上厦、丸山建二&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作者在描写一位作家时,往往从最典型的人物特征或生平逸事入手,以一斑窥全豹;而当这些文章排列在一起,则呈现出一部别有趣味的日本文坛列传。接下来是对于历史小说的一辑文章,作者曾翻译过藤泽周平《黄昏清兵卫》,谙熟日本历史小说叁昧。后半部以文学特征或分类为纲,如私小说、官能小说、推理小说、恐怖小说、轻小说、超短篇等等,杂以&濒诲辩耻辞;作家的无聊故事&谤诲辩耻辞;:学历、自卑、自杀、亡命等等,横看成岭侧成峰,呈现出日本文学的丰富面目。至于《编辑造时势》、《误译的深度》、《翻译是批评》诸篇,则体现出作者对文学、出版、翻译的独得之见。&苍产蝉辫;

名家推荐 :   
你问日本的历史,他能告诉你;你问日本的风习,他能回答你;你问日本的文学,他能说出个子午卯酉来;连点鸡毛蒜皮的问题,也能给你个完满答案。
李长声写饮酒,写捕鲸,写街景,写书店,写浮世绘,写辞世歌,也是精彩、精致又精辟。叙事,娓娓动听;状物,不厌其烦;写人,道地白描功夫。不明白了: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章诒和《他那支笔是怎么练的?》  

在我看来,长声兄是当下国内状写日本的第一人,就像林达写美国,恺蒂写英国,卢岚写法国一样,尽管他们的视角和风格各个不同。
——陈子善《与李长声“相遇”》            

我当然更爱读李长声的随笔,通古博今,真性情织出的好见识,他微醺时写就的最好,你更该微醺时读。
——陈 浩《相见恨晚李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