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在不少关键问题上,如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以及实施机制等,进展很大。但持续性地消弭中美之间的紧张需要更全面的方针,特别是在观念与思维方式方面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在过去40年中,中美关系基本由合作主导,这体现了双方考虑整个全球体系利益的大局观。但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并不认为与中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合作能够实现双赢。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策略表明,美国正在玩一个零和博弈,并且以赢为目标。
比如,美国不断威胁惩罚或孤立其最紧密的盟友,除非它们提高防务支出。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韩国刚刚在2019年将美国驻韩军队费用出资额增加8.2%至9.23亿美元。
类似地,多次中伤北约成员国防务支出不足。最近,特朗普又批评德国只将骋顿笔的1%用在防务,而美国高达4.3%。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回应则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孤立主义,呼吁复兴多边合作。
特朗普政府的短视方针也突出地体现在它只关注双边贸易失衡。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对另一个国家的贸易赤字是一笔损失(这并不符合经济学常识)。因此,如果中国同意减少其与美国的贸易盈余,其他对美国有双边贸易盈余的经济体(包括欧盟和日本等紧密盟友)也会发现自己将面临日益沉重的来自美国的压力。
这一情形有可能导致的贸易萎靡将恶化现有全球增长负面压力,导致一损俱损。目前,世界已经面临各种风险,包括可能的无协议英国脱欧和民粹主义在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得势,全球经济衰退将令国际贸易雪上加霜。
当然,特朗普虽然没有放过盟友,但其主要目标仍然是中国。毕竟,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竞争远不止于贸易。尽管美国保持着军事、科技、金融和软实力的优势,但中国一直在稳步追赶,这让美国两党都支持对中国更加对抗的方针。
去年10月,美国副总统彭斯无端谴责中国窃取技术、掠夺性扩张经济以及军事挑衅。彭斯的立场与美国国家安全界的担忧遥相呼应。美国前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Ashton Carter),“中国是一个共产主义独裁国家,因此它会对美国公司和我们的贸易伙伴施加一系列我们的政府比不上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这使得我们处于先天劣势。”
但美国的工具绝不是像以上描述的那么无用的。美国当局动员了各种国内和国际资源——从法律和外交到国家安全措施——来阻止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海外扩张。美国鹰派和他们的盟友们认为,如果西方国家允许华为为它们建设5骋基础设施,就会在未来战争中受到中国的网络袭击。
所有这些美国鹰派的言行从根本上动摇了全球公司和市场信心,导致蒸发了数万亿美元。特朗普政府显然是在要求各国在其与中国的纠纷中站边,而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与市场的恐惧与恐慌。世界其他贸易国明白,特朗普的强硬零和对抗方针将破坏商贸环境,逆转几十年来推动全球增长的、由全球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
特朗普政府拒绝多边主义将削弱全球合作,而全球合作是解决包括移民、贫困和不平等性、气候变化以及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等一系列问题的必要条件。美国鹰派执着于地缘政治对立——以及由此导致的安全和防务支出的增加——将大大减少全球公共品所能得到的资源,如基础设施投资和减贫计划。
结束中美贸易战需要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拿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与领导才能。但除此之外,双方还需要认识到,支持全球和平与繁荣特别需要尊重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的多样性,而不是局限于意识形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目前显现的断层线可能不断深化。而在20世纪30年代,类似的断层曾经不断升级,为全方位对抗,及后来的战争创造了条件。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避免的。
来源: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