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宇:减少管理,弱化管理
2019-01-04 00:00:00
天美制作果冻视频 戴天宇
2018 年9 月12 日,河南省商水县一所小学供应给孩子们的营养午餐,竟然是半碗难以下咽的干面条,与餐厅内张贴的丰盛食谱全然不符,而且许多孩子因为面实在太坨了,不得不泡着凉水咽下去。
事件爆光之后,“学生营养餐”问题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当地政府立即行动起来,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同时开展大检查,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国家发放的营养膳食补助都能吃进学生嘴里。
可问题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样的处理方式,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效果又能维持多久?托·约·邓宁格曾经断言:“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而用干面条代替营养餐,其中的利润又何止百分之一百?如此查处,只是在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
而且,平时“治平无事”,事情一出,就大张旗鼓地加强监管,看似雷厉风行,实则是管理无能的表现。《孙子兵法·形篇》有云:“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所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那么,如何在源头上进行简单的机制设计,云淡风轻之间,弭乱于无形,从一开始就使类似的事件根本不可能发生呢?
首先来看“不想腐”。最经济的源头治理方式,莫过于恶人不想为恶,即通过思想感化、道德自律、信仰约束等,使他们头脑里根本不可能冒出“娃口夺食”的念头。然跟利欲熏心之徒讲道德,无异于与虎谋皮,而与世界诸国相比,多数国人的内心都缺乏宗教信仰这道约束,别看许多人求神拜佛,念念有词,可那其实是在和冥冥之中的“神”做交易:“菩萨保佑我生大胖小子,我就给你重塑金身,否则来年就不给你上供品!”很明显,在这一问题上,“不想腐”行不通。
其次来看“不敢腐”。治理成本次优的方案是让恶人不敢为恶,即通过严刑峻法形成强威慑,使他们在权衡利害得失之后,打消克扣营养餐的念头。根据公式:威慑效果=惩戒力度×抓获概率,由于克扣营养餐很容易为家长所知晓,互联网传播又使得真相难以隐瞒,所以抓获概率倒不是问题,不过惩戒力度仍需达到一定阈值,或罚到倾家荡产,或用鞭刑伺候,才能使威慑效果远远大于违法获益,从而彻底杜绝“娃口夺食”的发生,可这些“不人道”的做法,定然招致许多人权斗士的强烈抨击。很明显,在这一问题上,“不敢腐”也行不通。
再次来看“不能腐”。自律行不通,就得靠成本更高的他律,即要构建一个内在稳定的博弈结构,让恶人有劲使不出,有劲使不上,无法作恶。问题是:“谁”来与准备作恶的供餐公司老板进行博弈?政府主管部门或其官员行不行?他们有足够的博弈筹码和实力,但也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个别官员甚至被拖下水,蛇鼠一窝,所以不是百分之百靠得住,又需要另设机构去监督他们,迭床架屋,徒增繁累。而且,从无为而治的思想出发,政府公权力的介入是一种强势解决方案,用起来动静太大,在其他的设计思路没有穷尽之前,不要动不动就让政府公权力卷进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校长行不行?譬如实行所谓的“校长首尝制”、“校长陪餐制”,这种照搬日本的蠢萌做法,能够阻止校长与供餐公司谋利吗?不能!校长可以这边吃着干面,那边数着银子,忍得一时苦,捞得千两银。
媒体监督行不行?某种程度上,新闻媒体还不如政府部门靠谱,所谓“第叁方公平公正”,只是媒体的自卖自夸,道理上站不住脚,因为第叁方在商业社会里也是一个利益主体,只要是利益主体,就有被收买的可能,更何况媒体也要挣钱养家,不可能成天盯着营养餐。
群众监督行不行?群众监督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而且现代商业社会生存压力那么大,大伙儿都忙,抽不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竞争对手制衡行不行?即在同一学生食堂,引入两家供餐公司,开展商业竞争,互相抗衡制约。拜托,市场竞争机制也不是万能的,只是机制设计师众多的可选项之一,而且有其适用前提和适用范围,像这种竞争空间明显不够的情形,硬要人为安排两家公司进场掐架,估计哪家都施展不开,食物热量有限的生态空间,容不下两只老虎。
怎么办?无妨,一个可靠的长效的机制设计,不会把希望全寄于外在的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而是要构建一个内生的自我稳定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结构。那么,“谁”是天然的利益相关者呢?
家长!事实上,只要立法给家长充分赋权,放手发动家长,成立轮流坐庄的家委会,轮流到食堂当义工,剩下的事情还需要操心吗?
这,便是自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案例具体设计,通过“无不为”达至“无为”,即针对每一种特定的管理场景,想方设法寻找减少管理、弱化管理乃至不管的办法,千方百计寻找牵扯最少、动静最小、折腾最低的办法,然后应用于公司实践,安安静静、平平淡淡地运行着,于不知不觉之间实现“无为而治”。
(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