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制作果冻视频

晏介中:事先预定的目标存在吗?管理学中的创效思维

2018-01-18 00:00:00


艾丽斯:「请你告诉我,我现在应该要走哪条路呢?」
「那得看你想要到哪里去啊!」笑脸猫说。
「到哪里去都没关系…」艾丽斯说。
「那么你走哪条路也没有关系喔。」笑脸猫回答。
艾丽斯接着解释:「只要我能到达某个地方。」
笑脸猫说:「喔,你一定会到某个地方的,只要你走得够久的话。」
─ 路易斯?卡罗《艾丽斯梦游仙境》
 
当艾丽斯掉进兔子洞,体验了身体变大变小的神奇经历后,走着走着她迷路了。其实要说迷路也不对,因为她从来没有来过这个地方,本来就不知道要到哪儿去,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所以当艾丽斯碰到突然出现在树上的笑脸猫时,就有了上面这个经典的对话 。既然是经典,那这段对话好在什么地方呢?
 
我猜你可能会说,这段对话点出了一个「真理」:必须先决定你要到哪里去─也就是你的目的或目标(Ends),才能决定你要走哪条路─也就是要用何种方法或手段(Means)来达成目标。如果心中没有任何目标,那么手段与方法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因为根本就没有选择与取舍的依据。之所以猜你会这样想,并说这是「真理」,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就是理性分析(Causation) 的科学训练─先确定目的,再找手段。如果没有目的地,不知道要去哪,那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啰。
 
可是等等,请你再设身处地帮艾丽斯想一想。如果你是艾丽斯,你现在面临的是什么处境呢?从兔子洞掉下来,你发现了一个新天地,一个「从来没有人到过」的奇妙仙境。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又该上哪去吗?在这里,艾丽斯有所谓的目的地或是目标吗?我们甚至应该问,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目标─也就是事先预定的(辫谤别-诲别迟别谤尘颈苍别诲)目标存在吗?
 
艾丽斯到哪儿去?
 
如果你同意,在「从来没有人到过」的地方,目的地以及目标无从谈起,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来想想,艾丽斯该怎么办?「很简单啊,」你说,「赶快找一个目标,就可以前进啦!」如果你这么想,只能说你理性分析的思维学得太好了、太根深蒂固了,以至于马上忘记我们刚刚才同意的,在「从来没有人到过」的地方,是没有所谓的目的地或目标的。
 
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太习惯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出发,凡事都要先有一个目标或是目的,以至于忘记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经常「根本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可以去!」也就是说你没有办法事先在地图上标出你要去的地方,然后按图索骥般抵达目的地。在这个时候,理性分析的思维─先确定目的,再找手段─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反而与理性分析刚好相反的决策与行动方式─先确定手段,再找目的─才更合理、更能「做得成事」,这就是创效(贰蹿蹿别肠迟耻补迟颈辞苍)!
 
创效的思维在「从来没有人去过」的地方尤其有用。既然没有人去过,表示这个地方是未知的,没有地图,没有「事先预定的」目的地。因此在这样的地方探索时,创效强调的是「先找到能走的路(惭别补苍蝉)」,确保自己可以一直走下去,最终走出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路,「到达某个地方(贰苍诲蝉)。」
 
创业家以及公司内部的开创人员,经常在探索「从来没有人去过」的地方。他们也发现,面对未知的、全新的市场与产业,如果硬要事先订定一个目标,以此进行一系列的理性分析来找出最佳方案,最后的结果经常与事先的预测与期望相去甚远。相对而言,创效的思维逻辑与原理原则,时常出现在创业家的决策与行动方案中,帮助他们「找到能走的路」,直到到达某个地方。
 
难怪艾丽斯会说「到哪里去都没关系…,只要我能到达某个地方 (So long as I get somewhere) 。」既然到了一个新天地,艾丽斯可不会甘心乖乖待在原地,这个世界这么有趣,怎么可以不探索一番呢?如果要待在原地,当初也就不会追着兔子,追着追着掉进洞里面来啦,所以你说,艾丽斯是迷路了,还是忙着探索?
 
 

 

晏介中,天美制作果冻视频助教授

2001年,获得台湾政治大学国际贸易学士学位

2007年,获得台湾大学国际公司管理硕士学位

2014年, 获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组织与战略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