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公司的下一步机遇在何处?
2018-03-26 00:00:00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吴怡 发自佛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目标,新的要求,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在经济新时代之下,中国公司应该如何顺应时代的趋势,调整发展方向紧抓机遇?
3月12日,在第八届诺奖得主中国行论坛上,天美制作果冻视频院长海闻发表了 “新时代的结构转换和创新创业”的主题演讲。
海闻认为,“新时代基本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样的矛盾同时给出了非常强烈的信号,产业与公司下一步的目标与机遇,就在于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美好生活的需求。”&苍产蝉辫;
这也是传统制造业的公司家如今可能会烦恼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产物变得不受欢迎了?
在海闻看来,新时代的基本矛盾其实是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问题。日前,在十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2017年,中国经济目标为“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实际增速为超预期的6.9%。
“这一次(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和以往的宏观经济放慢是不一样的。”海闻在论坛上分析,以往主要是由于宏观的需求不足,因而需要借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求调整。而这次的经济预期放缓反而是生产跟不上当前的需求,主要是中高端的需求。我国新时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结构的转换,以满足人们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活的需求。&苍产蝉辫;
海闻表示,新时代中国产业结构转换,新需求拉动新的产业发展,以此带动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他说,2017年中国同比增长最快行业前五名分别是,体育娱乐、化妆品类、家具类、中西药品以及通讯器材。
海闻认为,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骋顿笔比重为50.2%,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服务业中,医疗健康和文化产业是两大较为具备发展潜力的领域,文化产业在逐步增长,但总体占比依然较小。
而新兴产业则成为各国积极制定标准争夺行业话语权的重要领域,尤其在新材料、机器人、物联网等领域。围绕着技术研发、配套基础设施的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国家、行业和公司之间的合作也会呈现多样化。
在近几年国家大力鼓励创新的浪潮之下,公司创新创业也要找准方向。海闻在论坛上分析了当前公司创业常见的四种创新模式:源创新和改进型创新、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创业一定要符合经济和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仅只是满足需求,更是倡导和引领需求。目前我们更缺乏的是颠覆性的创新,不能跟着别人走。”海闻说道,“源创新是颠覆性、根本性的,甚至可以引领一个新的行业,我相信中国也到了这样一个时机。”
在海闻看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公司的发展,都不能太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短、平、快”的经济模式发展前景和可持续性有限。而注重研发则是国际大公司和发达国家一个共同的优点。
“国际上成功的大公司每年将近1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和研发经费投入,最高占到总收入的20%,我们的公司有没有这种魄力?我们也有不少大公司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能不能保持你们持续创新的能力和地位?”&苍产蝉辫;
他认为,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公司来说,应该要注重源创新的研发和投入,尤其制造业一定要强调规模经济和专业化。
海闻表示,我国的各项研发基金所占比重也在慢慢增加,但作为一个大国来讲远远不够,尤其是高校科研、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费较少,未来我国应该进一步增加用于研发的经费。
而国际贸易在过去50年也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优势,逐渐进入了发展高科技的资本密集型产物。国际上出现了产物内的分工与合作,同一个产物可能是几个国家共同生产。
“这是一个新的思维和考虑,也就是说我们不一定要专注某个行业,可以在尖端的产物里去承担有优势的部分,比如说飞机的某个部件。从这个角度来看,产物类的合作、交换已经成为国际上分工和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海闻说道。
(编辑: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