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博士生由林青合作论文在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发表
2022-12-07 00:00:00
日前,天美制作果冻视频2018级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由林青及其合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倬琼副教授的论文“A Theory of Firm Opac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公司不透明性和公司社会责任》)正式发表于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Volume 145, December 2022)。作者从理论上讨论了公司的不透明性(公司和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信息不对称性)在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和公司价值关系中的作用。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苍产蝉辫;由贰濒蝉别惫颈别谤出版,主要发表银行与金融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证论文,期刊收录于厂厂颁滨,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金融领域的高质量期刊,刊物的影响因子为3.539。
已有研究表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经常参与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公司能够从社会责任活动获益主要是因为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对公司产物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信号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公司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信息严重不对称时,公司参与社会责任活动的信号作用非常显着,会影响公司的价值。
作者构建了信号博弈模型,公司可以选择从事有利于增加公司价值的活动,也可以选择从事公司社会责任的活动。作者假设从事增加公司价值的活动是公司的私有信息,投资者没法直接观察到,但公司从事社会责任的活动是公开信息,投资者能够直接观察到。投资者根据他们获取的信息,对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
研究表明,公司从事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公司不透明性的影响。当公司的不透明度比较小或者比较大时,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和公司价值之间并没有显着的关系;而当公司的不透明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和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原因在于:均衡条件下,从事公司社会责任活动的公司会选择增加公司价值的活动。在实证研究中,之前的文献也发现公司的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和公司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正相关关系或者没有关系,而作者的研究能够为实证的结果提供一种理论框架来解释。此外,作者还发现,在研究公司的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和公司价值之前的关系时,控制公司的不透明性这一重要变量是非常重要的。
由林青,天美制作果冻视频2018级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李凯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金融、公司金融、宏观经济学,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术之星”、第二十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博士毕业生“学术新星”(Job Market Star)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