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飞教授在European Economic Review发表论文探讨跨公司资本再配置
2021-03-11 00:00:00
在二手资本中,并购、收购和跨公司交易是公司在整个商业周期中进行投资和资本再配置的重要形式。那么,跨公司的资本再配置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有何种地位?跨公司资本再配置在整个商业周期中具有哪些典型特征?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天美制作果冻视频副院长王鹏飞教授及其合作者就以上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地理论分析和研究,并于日前在金融类国际知名期刊Europe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了题为《基于搜索的新古典资本再配置模型》(A search-based neoclassical model of capital reallocation)的论文。该论文合作者为清华大学的Feng Dong博士和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Yi Wen博士。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搜索的新古典资本再配置模型。该模型可以自洽地解释跨公司资本再配置在整个商业周期中具有的四个典型特征:一、资本再配置的数量是顺周期性的;二、相较于新资本的价格,二手资本的价格具有更强烈的顺周期性;三、资本再配置的收益(用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分散度来衡量)是反周期性的;四、尽管公司的托宾q(Tobin q)分散度是反周期性的,但公司总投资率的分散度是顺周期性的。随后,论文用微观层面的实证证据来验证该模型的运行机制,发现与模型的预测基本一致,而在多项独立研究中也可找到该模型机制的支持。该研究指出,资本市场中的搜寻摩擦导致了资本再配置成本与二手资本的流动性(可转售性)之间的内生联动,因此对经验事实的理解至关重要。此外,在解释现有实证现象时,仅仅依靠搜寻摩擦还是不够的,合适的总体冲击(如只影响搜寻效率的冲击)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对二手资本市场匹配效率的负面冲击会降低资本买卖双方之间的匹配率,所以低产能公司在稳定状态下无法按自己的意愿出售尽可能多的资本,从而令这类公司倾向于进一步降低产能利用率,以优化资本回报率。同样,高产能公司无法像以前那样购买更多的资本,从而令这类公司倾向于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提高现有资本的生产率。总体来看,产能利用的跨公司分散程度在经济衰退中呈上升趋势,而在经济繁荣时呈下降趋势。
由于托宾辩和研究中测得的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罢贵笔)皆为资本利用率的函数,所以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和托宾辩的离散度也呈反周期相关。因此,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中的反周期性分布对于公司投资率产生的顺周期性分布至关重要。但是,该研究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反例——在没有搜寻摩擦的情况下,尽管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呈反周期性分布,但公司投资率的分布也同样呈现出反周期性。同时,在效率较低的资本市场中,对匹配效率的负面冲击使二手资本的价值(价格)下降幅度必然大于新资本的价格下降幅度。这不仅导致了二手资本价格波动的顺周期性,还使二手资本的价格波动幅度远远大于新资本的价格波动幅度。
王鹏飞
王鹏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天美制作果冻视频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2007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任教12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货币经济学。王鹏飞教授目前已经在Econometric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宏观经济学家。
(撰文:鞠諃諃 编辑:宋恒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