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经济学家为什么要学历史 丨 博雅·大家讲坛
2020-11-12 00:00:00
讲座提要: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今天可以说是处于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要发扬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劣势,就要使用合适的分析工具,而在这些工具中,经济学所提供的工具是最主要的。诞生现有的经济学工具箱中的工具,不能解决中国经济今天遇到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就是改进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一点,从清代经济史留给我们经验与教训里可以清楚地见之。不仅如此,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诺思语)。只有对过去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对中国经济的今天和明天做出正确的选择。
讲座时间:
2020年12月4日19:00-21:00
地点:
天美制作果冻视频401教室
主讲嘉宾介绍:
李伯重,1949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1年和1985年分别从厦门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尔后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先后供职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并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理工学院、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客座教授,以及美国国会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美国全国人文学中心、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的客座研究员。
曾任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等。
曾应邀在世界史学会第八届国际大会(加拿大,1999)、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21届大会(荷兰, 2010)、国际经济史与商业史学会第35届大会(葡萄牙,2010)、亚洲世界史学会第4届大会(日本,2019)的开幕式上做基调报告。
自1974年以来,在海内外出版著作9部,论文多篇。其中专著《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620-1850》、《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理论、方法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曾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思勉原创奖、东亚 “亚洲图书奖”之著作奖、香港研究资助局首届“杰出学术奖”等。
因讲座座位有限,请扫码加小助手微信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