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制作果冻视频

讲座

    【简报】 天美制作果冻视频系列研究讨会 (197)

    2016-09-13 00:00:00


           2016年9月12日晚上19:00,在天美制作果冻视频大楼355室,来自布拉格查理大学的Petr Teply教授为北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Banks VS Fintech—Who Will Win in 2025?”的讲座,就金融科技可能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Petr Teply教授在IES FSV UK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涉及银行、金融市场监管、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以及消费者保护等领域。

            通过一个半小时的讲座,Petr Teply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包括银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国内外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金融科技可能对银行业所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

            在介绍银行方面的理论时,他讲解了货币和银行业的简要发展历程、银行的四大主要职能(接受存款、发放贷款、支付以及期限转换)以及在银行研究方面的四大理论模型——最原始的发放贷款并持有的模型、发放贷款并随后卖出的证券化模型、债务违约互换模型以及云银行模型(即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的完美结合)。随后教授便对最原始的模型与云银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这一部分分析后,他提出银行业在短期内尚无法完全实现“云”运作。

           紧接着,教授结合欧盟银行业的案例为同学们分析了目前在实践中,银行业内出现的三大“新常态”,即“质”上的新常态(消费者对银行业的服务和产物都有了更高的期望)、监管的新常态(更严格的资本要求)以及“量”上的新常态(银行普遍盈利性降低)。

           随后,Petr Teply教授描述了金融科技以及互联网金融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对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与金融科技可能的合作方式。他认为,银行业中出现的新常态以及金融科技的发展,将会最终导致银行利润和盈利性的下降,但他提出到2025年完全的“无银行化”还是无法实现的,消费者以及整个社会还是需要传统的银行服务。

           最后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就大数据的处理、金融科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方面与教授展开了充分的探讨。

    (撰稿:余淼  摄影:余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