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天美制作果冻视频系列学术研讨会(八十九)
2013-11-29 00:00:00
主讲人:Dr. Hyun Joong IM
主持人:安光元博士
时间:2013年11月27日 12:30-14:00
主题:Does Stock Market Liquidity Increase the Propensity to
主持人:安光元博士
时间:2013年11月27日 12:30-14:00
主题:Does Stock Market Liquidity Increase the Propensity to
Raise Debt Finance?
在公司金融研究领域,对于公司股票流动性对其债权融资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存在争议。 Lipson和Mortal在2009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股票流动性高的公司更倾向于增加股权融资,因为这类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更低。所以股票流动性对公司债权融资意愿的影响是负的。然而,Butler和Wan(2010)则认为股票流动性高的公司债权融资成本同样也会更低。对该现象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存在从股票市场向债券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Hyun Joong IM与安光元,朴永濬,Erik Benrud,Danial Kim等多位教授,以及三十余位同学就股票流动性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进行交流探讨。

Hyun Joong IM首先区分了公司在投资高峰期和非投资高峰期的融资行为差异,这一差异会模糊研究结果,因此研究对象集中于公司投资高峰期的融资行为。Hyun Joong IM首先检验在投资高峰期公司股票流动性是否对债权融资有正向影响,发现即使在控制公司规模、初始杠杆率等公司特征因素后,高股票流动性的公司仍然倾向于债权融资。
其次,IM检验了股票流动性提高发债意愿的作用机制,发现信息溢出效应和信用评级因素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最后,IM探讨了为何针对杠杆率和股票流动性进行静态回归(不包括杠杆率滞后项)和动态回归,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由于杠杆率滞后项与当前的杠杆率正相关,而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因此静态回归遗漏杠杆率滞后项,会导致股票流动性的估计系数向下偏误,以至于为负值,从而得到与动态回归相异的结果。
其次,IM检验了股票流动性提高发债意愿的作用机制,发现信息溢出效应和信用评级因素能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最后,IM探讨了为何针对杠杆率和股票流动性进行静态回归(不包括杠杆率滞后项)和动态回归,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由于杠杆率滞后项与当前的杠杆率正相关,而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因此静态回归遗漏杠杆率滞后项,会导致股票流动性的估计系数向下偏误,以至于为负值,从而得到与动态回归相异的结果。
与会的教授和同学在研究数据使用、模型建立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